建构一个整合的心理治疗模型 韩岩 |
文章点击数:5052 2013-10-19 17:43:54 |
发表再序:
本文是我在2002年于台湾第四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后在中国心理咨询网重发出来后, 被许多网站以作者“未名”转载。这对我倒不成为太大的问题, 因为写作此文本来的一半目的也就是希望给华人社区(包括国内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一个基本的但包含了现代心理治疗一种发展趋势的短期心理治疗的模型。这样的理论文章其实需要进步阐述, 方能便于在不同学院,疗派背景的国内心理咨询同行的理解。这点在02年的时候更是如此, 近些年来,国内的精神分析的同行在对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 依恋理论理论上的引进突飞猛进,情况改变许多。现在发在这里,如果有读者愿意对此模式的思想和发展有更多理解和需要解释,我将可以给予解答。2007。2
-------------------------------------------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一个整合的现代心理治疗模型。在此模型中,植根于认知心理学心理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依附理论被作为核心,用以指导诊断,治疗目标走向,和治疗关系的处理。奠基于一个心理信息微处理理论的“凝神观心”方法,和“和弦共情”一起构成治疗方法,旨在促使客人心理信息处理模式的改变。本文在论述何以选择依附理论和凝神观心为本模型的根本成分之理由后,将介绍它们如何构成本疗法的;两大类型人格客人的治疗原则,方法和过程将作为例子描出本疗法的轮廓。
绪 论
心理治疗源起于西方,至今已有百年多历史。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青年拥抱弗洛伊德理论时,流行于英美心理治疗界精神分析学派的已是如Heinz Kohut, Melanie Klein、Donald Winnicott这样另外一些名字。上个世纪末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似乎不再有横空出世、开天辟地的大师的涌现,但种种从传统学派中发展出来益发精细的新门派依旧令人眼花缭乱。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心理治疗业(咨询)初现萌芽状态;相较于盎格鲁森人口,澳大利亚的华人求助于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依旧为少数,华人背景的心理学家及心理咨询师在澳大利亚同样极为稀罕。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个华人背景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面对着这样一个挑战:在华人中的心理治疗实践,该如何吸呐,选择,应用现代西方心理治疗之成果?
本文将要提出一个经过整合某些西方心理治疗门派而形成的心理治疗模式,它反映了笔者 - 一个在澳大利亚对华人客人进行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华人心理学家 - 面对此挑战的努力。
本模式被放置在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元理论(METATHEORY)的框架之内,则其理论的叙述语言将摆脱许多传统心理治疗门派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的局面,从而使包容各派之精华成为可能;并因此在心理治疗与实证的心理学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本模式包含几个基本成分:其一,是以依恋理论(ATTACHMANT THEONY)为指导性理论;其二,是以“凝神观心”为核心的一系列体验派技术为治疗手段。大量被整合入此治疗模型的来源于其他学派的技术也将在“凝神观心”的氛围中展开。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为什么选取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John Bowlby和Mary Ainsworth的共同创造的结晶 (Ainsworth and Bowlby, 1991)。John Bowlby,英国精神分析师,曾师从客体关系理论学派的Melanie Klein。与其他当代精神分析学-----如客体关系理论(Objetc Relation)和自性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一样,Bowlby之依附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它改写了传统弗洛伊德理论核心中几个屡被苟病的基本要义(Eagle,1995) 。性驱力作为精神分析学关于人类动机之核心的假设遭到了挑战;婴儿对母亲的依附行为并非作为一种次级性的需要,从属于饥饿驱力系统,服务于满足饥饿之首级需要,相反,它从属于一个独立的依附动机系统;依附对象(客体)不再只是一个缓解驱力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Bowlby,1959);这样,主体对客体的依附关系成为重写后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之核心,而不再需要作为某种纯生物驱力的派生物而存在。Bowlby之依附理论与当代精神分析学的演变在这一点上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 如另一位精神分析师N。Symington所言:“随着客体关系理论的诞生,精神分析学从一种粗糙的自然科学一变而为一种关于人类情感关系的富有伦理意味的学说”。(Symington,1994).
选取依附理论为本文提出的心理治疗新模型的指导性理论, 正是考虑了依附理论似乎代表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治疗界渗透于许多门派中的一股潜流,一股我们姑且称为人文主义精神的潜流。精神分析学在这里和Carl Rogers的以客人为中心学派、Greenberg的以情感为中心学派(Greenberg,1993)及其它人文主义体验学派的传承彼此呼应。依附理论所提供的框架具备了阐明这些不同治疗流派之的潜能。
在这股人文主义精神的潜流下,笔者感到了一种向华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的世界图景的靠拢。 更深一层的考虑是,反观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注意汉字仁:两人关系),几千年教导的修身养性指向的是齐家-建立一种温情的亲密关系。然而传统模式的文化宣导究竟在日常生活之现实层面塑造出怎样一种人际关系模式?在什么意义上实现了“仁”之理想?在现代以自我为本的潮流之下,它又向何处去?也许这只是心理科学应该介入的地方。选取依附理论,包含这样一种企图,即精神分析中国之文化,并以精神分析之实践帮助现代中国人之自我实现。依附理论对此包含的潜质在于,它超越了执于自我或执于依赖的两极,而将自我空间之生长放在亲密关系中去考察。
选取依附理论,而不是其它当代精神分析学之学说,还因为它与实证研究,认知科学的紧密关系。这是选取依附理论第二个根本原因。也正是依附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的进展,使其理论本身得到不断丰富。Mary Ainsworth将Bowlby的理论大面积地付诸实证研究操作,在其此过程中,依附理论也得以丰富:著名的“陌生人情境”方法(Stranger Situation),区分了三种幼儿对母亲的依附模式 (Ainsworth and Witting, 1969); “安全基地”(Secure Base)概念之提出 - 依附人物所起的心理作用在于成为幼儿的“安全基地”,借助此基地,幼儿方可能探索世界;母性敏感(Maternal Sensitivity)决定了母婴之间的依附模式(Bell and Ainsworth, 1972)。Ainsworth开创了整个学院派的依附理论的实证研究。此间诞生了对本文将要论述的心理治疗新模型极具价值的“成人依附模式面谈”方法(Main and Goldwyn, 1998)。此方法使依附理论的研究进展到探索个体内在的心理的表征系统(Representation)(Bretherton and Waters,1985),Bowlby (1973) 之“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的概念开始被经验地论证,依附模式代代相传的关系得以发现(Fonagy et al, 1991). 。
似乎很少学院派中的实证研究有如依附理论一样, 其研究中所产生的概念、工具与心理治疗可以找到如此密切关系。“安全基础”之概念可以用于描述心理治疗关系之本质;“母性敏感”仿佛在描述CarlRogers的无条件正面关怀和心理治疗关系的三准则(同一、接受、理解)的母婴关系板本;“内在工作模型”之概念打通了精神分析和认知疗法之间的通道,近来由认知疗法阵营中Jeffrey Young所发展的“先验图式疗法”Schema-Focus Therapy 无疑深受Bowlby 此一概念的影响(Young, 1990)。
总之,与实证研究的联姻使精神分析从其自身晦涩的术语中释放出来,与其他治疗流派的对话成为可能;精神分析其复杂曲折充满奇思妙想的理论得以向实证研究的验证开放,理论之发展将因此获得更扎实的基础和更广泛的空间。
此外,向实证研究的开放,对于移植一个起源于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于华人的土壤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即相关于此理论的跨文化研究将为移植提供丰实的反馈,以Critten den(2001)为首的一批依附理论的跨文化研究者已经提供了这样一个榜样,此研究方向的深化将为本心理治疗模型之未来发展铺垫跳板。
依附理论作为本心理治疗模型的一个中心成份
一、治疗本质与和弦共情. 以依附理论为本心理治疗模型的指导首先意味着本疗法是一种视心理治疗师和客人之治疗关系为治疗之根本的疗法。做为一种发展心理学,依附理论指明母婴之间的关系塑造着个体的性格,令其形成四种不同的依附模式(ABCD四种)。 心理障碍之发生紧联着这四种模式。既然初始的依附关系曾经影响着心理病理之起源,现在心理治疗师和客人之关系将同样可以塑造心理之健康。
这种心理治疗的关系的实质是提供一个心理的“安全基地”。在此“安全基地”上,客人那被忽略萎缩失序扭曲的内在心理空间重新得以滋润和生长。
由“母性敏感”相关研究概括出来的“和弦共情”(Empathic Attunment)将成为本疗法中一个根本的心理治疗“手段”。 “和弦共情”之概念并非仅仅是ROGERS的无条件正面关怀和心理治疗师三原则的翻版,它超越了这种抽象态度的描述,进入其微细色谱和调频的阐释。基于母婴互动产生于语言智力生活的前夜,母亲对婴儿的“和弦共情”并非通过语言的内容表达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其非语言之表达-----面部表情、声调、动作来共同进行的。“和弦共情”之影响并非智力的,较好的理解是犹如音乐在躯体中唤起的快感,这种快感的累积令幼儿产生良好的关于世界,关于自我的感觉,奠定了幼儿语前阶段自我意识的特定基调。自性心理学的R. Meares 索幸认定其为高自尊的起源(Meares,1995)。心理治疗师对其客人的“和弦共情”包含了类似的意思,它同时包含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具体来说,它突出强调治疗师对客人之当时当地之情感状态的和弦共振。它区别于那种治疗师静听客人诉说许久而后做出简单总结的反应模式,而是源源不断地对客人在表达中的瞬间感觉作出反馈,这种反馈令客人有种治疗师始终和他(她)共振于其体验最鲜活之处的感觉。
二、成人依附状态面谈问卷;
依附理论在本心理治疗模型最直接的应用在于借助“成人依附状态问卷”(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Main and Godwyn, 1998)对客人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将用于初步预测心理治疗可能展开的方向,治疗关系可能面临的困难,治疗关系展开状态背后的意义,从而决定适用的技术,制定初步的治疗方案。
AAI是一套结构性问卷,它向被访者问及其童年时代与父母亲的关系及其它经验,并令其反思这些经历对其性格发展的影响。应用问卷的研究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风格:安全---独立型(Autonomy—Secure);排斥型(Dismissing);执迷型(Preoccupy)。富有意味的是它恰一一对应于陌生情境中的三种依附模式(安全Secure,回避Avoidance,矛盾Ambivalent)。
AAI作为实验研究工具之威力是强大的,它甚至可以用以预测被访者即将出生的婴儿的依附模式(Fonagy et al, 1991)
AAI被选用到本心理治疗模式中,是因为它与心理治疗有着很好的匹配性。它不同于DSM—VI只是对症状性行为进行描述和归类,它分析的是客人的叙事方式。它力图从客人谈论自己的经历的方式来洞察其内在心理世界构造的经纬。其思路是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的。用信息处理模型来说,欲探索个体内在心理的表征系统(Representation)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心理信息粗略地分成认知的和情绪的两类(Crittenden, 1997)。排斥型(Dismissing)人格 --(类型A)意识层面的内在世界更多是以认知类心理资料来建构的。他们的信息处理模式是:忽略和压抑情绪信息,创造一种扭曲的认知解释以获得一种控制感。他们倾向于概括抽象的陈述,比如他毫无困难地找到五个词汇来描述他与母亲的关系,但是当被要求找出记忆中的具体插曲来体现这五个词汇时,他常常记不起来了,或找到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例子。即使可以忆起一些具体的故事,也是不带感情色彩的。
执迷型(Preoccupy) 人格 --(类型A)意识层面的内在世界更多是以情绪类心理资料来建构的。他们的信息处理模式是:忽略认知信息,扭曲夸大的情绪信息处理。她们能回忆起一个又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插曲,形象丰富,但故事可能不连贯,因为在谈论这些故事时,当年之痛苦情绪穿透入当下,令思绪混乱。他们的叙述常是长长的,充满了混乱、矛盾、缺乏分析。
而属于独立----安全型人类之人的内在世界则整合了认知类和情绪类两类之资料。他们的叙述可以是生动的,具体的,充满情感的,但又是富有反思,有很多客观的分析的。他们的陈述显示一种连贯性,条理性,他们似乎懂得在与访谈者的交谈中保持一种合作。
本疗法中,当心理治疗师确认客人之类型后,参照依附理论之归因和预测,可以推测客人过往童年的经历是如何塑造着其性格的,他(她)与他人的关系-----尤其亲密人物(这里包括与心理治疗师)-----的互动图式,他(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可能的内在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治疗师可以决定应用哪些类型的治疗技术。正是在这里,兼容并蓄源于各种心理治疗门派的技术现在有了一个操作的蓝图。比如,以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为中心疗法,叙事疗法为一类,以格斯塔疗法,客人为中心疗法为另一类,起码在表面上常会给人一种前者强调认知行为,后者强调情感、体验的印象(尽管任何成功的治疗门派都不可能是单一地强调认知行为,排斥情感体验,或反之,它们各自都有自己一套诉诸各种心理要素的干预的完整逻辑系统)。这体现着门派创始者的风格。其有效性也许取决于它所治疗的客人之特点是否匹配此门派的风格。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同一门派中,不同治疗师可能因其个人特点而令门派风格有所变异)。对于本来就被各种生动的情感记忆而裹挟的执迷型客人,不断应用格式塔门派中那许多以强化情感、情感宣泄为特点的技术,单纯地鼓励-----“触及你的情感”,这样的治疗取向实在令人值得怀疑。反之,对“排斥型”客人,其本来就擅长逻辑思考,如果认知行为治疗师热衷于与客人处于“冷思维”状态的认知错误进行辩论,那么治疗就会一直在这些客人冰冷的大脑表层打转而停滞不前。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没有发展出一套追踪深层意识的手段,比如“思维观省”技术(Thought Monitoring);但是如果比较起格式塔技术,面对“排斥型”客人,我更倾向应用后者,因为后者是将客人之深层意识裹挟着原始的情感猛烈地突现在治疗室的当下的。
我们对不同门派技术整合提供的答案是,根据客人的处理心理信息的特点,根据我们的治疗目标--促进客人演变,丰富其处理心理信息的方式,选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本疗法之远程目标是促进类型A和类型C向类型B转化,既培养一种理智和情感平衡整合的人格。正是这种人格,在维持发展亲密关系中,其自我变得更加强大和丰富。
以上所谈的三大类型只是一种简述,在本心理治疗模式中,我们将不用MAIN AND GROWN的AAI原始技术。而用Crittenden所进一步发展出的AAI技术(Crittenden,2000)。在此新技术中,类型的区分更为细腻,共有12种类型被进一步划分出来。这12种类型呈现从健康,一般正常到不正常过渡的整幅画面。则诊断、预后、治疗技术的选择有更细致的章法。
From Crittenden,2000 凝神观心 依附理论回答了本心理疗法“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在“怎么做”方面,它仅提供了治疗方向与和弦共情。因此,本心理治疗模式在怎么做方面将以“凝神观心”为核心的一系列体验派技术为根本成份。 “凝神观心”指的是在治疗展开过程中治疗师引领客人进行心理信息处理的一种特定模式。换句话说,心理治疗中的交谈是治疗师引领客人以凝神观心的方式展开的。它揉合Gendling之“集焦法”(Focusing)(Gendling,1978)和其他体验派疗法技术及佛教中观心静坐(Mindful Meditation)改造而成。“凝神”意味着一定程度地收敛涣散的神志,从而有一个观察的主体开始出现;“观心”即以此涌现的观省主体去体察自己的心身及他人的心身。(此处之心必包含身)。 为什么需要“凝神观心” “凝神观心“实则根植于一个有关体验的心理信息微处理的理论( Gendling, 1964 )。如果说AAI揭示的是客人处理心理信息的特定模式,依附理论对改变这种模式所需要的外界催化环境描述了一个轮廓,则此有关体验的心理信息微处理理论所要阐明的是:客人心理信息处理模式之改变在微观方面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本理论阐述如下:我们所指的“体验”是发生在此时此地个体的内在过程。欲明了此一概念,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此时此刻此地,我感到了什么?”此问题触及的一瞬间丰富的心理现象便是“体验”。此一心理现象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它是从身体内部直接感觉到的,区别于在大脑进行的一连串脱离身体之感觉的逻辑思考的,非纯外在事件的,非推理的。二、它包含着潜在的含义。身体之感受并非体验的全部,当我们听到亲人之恶耗时,心头不由地一沉,这一沉显然有它明了的意义。意义包含两部分:身体之感受和代表它的语言符号。三、未完成性,向前发展的可能性。这一点极为重要!体验是在过程中,所以它之未完成性是绝对的。在它于种种明暗、隐显不同的形象、感觉、语言中模糊地摇摆时,它可以向种种不同的未知方向滑去。四、A:当吻合隐含意义的语言(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一个形象等等)涌现而表达出来时,它是一个小小的完成,带动体验向一个新的方向滑去。B:若强化观省立体,令其锁定一意向物或身体的感觉(如呼吸),让其他零散的种种身体内部的感觉迅即漂过,体验可能向一种佛教称作(SARMADI)的广大、空明、安宁、澄澈之感觉融入。AB之关键差别在于前者是始终在语言符号和身体感觉之间保持互动,后者则彻底放弃语言,进入另一种(层次)意识层面。 我们所描述的以上这样一种体验,其实已与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体验区分开来。凝神观心即是启动这一特殊的体验过程,打破原有惯性的处理心理信息方式,脱离本来僵硬狭隘的语言思维,沉潜入广大的体验空间,去感受它的模糊性和模糊性中蕴涵的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或者进入另一意识层面。 因而,凝神观心触及了人之改变的奥秘。改变的基因本在我们当下复杂丰富模糊的体验之中----一个广柔的灵活多变的空间。改变之关键在于一个观省主体的涌现和沉潜入此当下之微妙体验及对此体验的表达中。以心理信息处理模型的语言来说,就是改变“有选择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的方向,在不同心理信息系统的互动中构建新的象征符号系统。 必须强调的是凝神观心在客人那里的真正发生,必基于治疗师对其和弦共情之前提下。心理治疗是一种交谈(相处),但它必须是一种独特的交谈(相处)。日常生活中,客人与他人的交谈(相处)常不断重复着一些固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实则反映着客人习惯性地处理心理资料的模式。当治疗师以一种客人日常生活中很少体验到的和弦共情的方式凝神观客人之心(倾听表达)时,客人才有可能开始在其内心深处感受到平素生活中感觉不到的空间。这样,客人不必耗费太多的心理能量,去顾忌常常与他呈现对立的交谈者(一个在场的他者)的存在,从而他的视角可以渐渐凝聚起来,开始进入他自己内心的深层。 凝神观心之方法及所代表的理论,较之许多传统的性格改变理论,体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建构范式”(constructivism paradigm)。它将意识和无意识看做一个过程中的呈形(FIGURE)和背景(GROND)的永无止境的互相转化;身体内部的这种直接感觉被指明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界面;无意识变成意识之进程,已经被清晰地理解为是新象征符号的构建过程,而非将因为社会之禁忌被压入无意识的内容重新返回意识。 凝神观心方法简介 一、凝神观心基本技术 并非所有客人都需教之凝神观心的基本技术。有些客人只需治疗师引导问题问得对头就可以引发凝神观心之过程。这些客人在用“体验深度尺“(Experiencing Level Scale)(Hendricks,in press)测之时,显示出深度处理其心理资料的特点。对其他大多数客人,必须在治疗开始时就系统教之凝神观心六步骤。此六步骤包含:1、清理内在空间,开始问心:“什么是我关切的主要问题?”2、选择一个问题作为聚焦,感受其整体。3、让表达此一模糊感受的形象或词语自发呈现出来。4、感觉内心,检验此一符号是否吻合体验。5、询问“什么在此感觉之中”或“是什么产生了这种感觉?”6、静静等待,友好接收此一信息。(Gendling,1978)。不该将此训练当做在治疗中必须不断重复的机械演习,它的本质在于令客人学会以一种温柔的态度对待自己内在的感觉,在治疗中能时常放慢谈话速度,目光内视,捕捉准确的符号表达,因此当客人渐熟悉这样一种方式后,无须再按照6步骤一一重复。 二、凝神观心技术衍伸一:水平时序面的内观。 此技术要求客人将发生于他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令其耿耿于怀的外在事件在脑海中再形象地过一遍,所“观”对象包含了整个事件之外貌和过程中的内在思想,情绪,身体感觉。此一方法是最全方位的观法。 具体做法是:1、令客人放松,回到发生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内观。2、治疗师有重点地引导客人去观其内心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及事件中他人的行为。3、三个问题循环地被问及:“你怎么想的?”“你感觉到什么?”“你做了什么?” 4、内视过程结束后,在治疗师和客人之间有一短暂的智性讨论。 本方法可以再进一步灵活应用,以外观者内视和体验者内视两种角度展开。 三、凝神观心技术衍伸二:垂直深度面的内观。 基本做法与二同。治疗师选择有意义的关节点要求客人沉入体验进行深度内视。此一技术关键在于内视之后,可要求客人以绘画方式进一步探索此体验。 具体做法可有三种: 1、将情感体验以具体的象征形象方式绘出。此方法令客人之体验获得一种表达形式。它是三种做法中观者和被观的情感体验之间距离最远的一种,因此对于那些过于强大的情感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它让客人可以自由地进出情感体验,产生一种处于控制状态的感觉。 2、客人被鼓励用颜色表达情感。此方法开始有一些宣泄情感的作用。 3、客人被要求沉浸到情感中去,在用颜色表达情感时,手,身体的动作,语言表达都可以并用。此方法令客人强烈地宣泄其情感。 在绘画结束后,客人与治疗师可就所绘画面进行客观的讨论,或继续凝神内观新涌现出的体验,进一步讨论,依此循环往复。 四、凝神观心技术衍伸三:空观或特定意象持续定观。 此方法多被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某些从凝神观心中涌现的特定意象具有自我安慰自我润育的作用。比如一片曾给客人带来很多安宁休息的宽阔草地或花园,比如身体中鼓荡循环暖流的感觉,都可被当作一个锁定的内观影像,要求客人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内观静坐。 对于那些内心无序的客人,比如“执迷型”的客人,可令其意念集中于呼吸,观杂念会如行云飘过,再返回定念呼吸。令其每日练习。 凝神观心之技术延伸发展其实可以变化无穷,限于篇幅只做以上的简介。其不变的根本特点是凝神,内观和捕捉整体的发自身体内部的感觉,并用包含语言的种种方式将其表达之。许多不同门派的心理治疗技术在被整合入本心理治疗模型时,关键在于必须在凝神观心之氛围中展开。 具体例子的说明 我们现在对两大类型(“执迷型”和“排斥型)人格的治疗原则、方法、过程做一个大致的说明,以提供给读者一些关于本心理治疗模式的整体印象。试图在一篇万言论文中描述一个心理治疗模型在实际中是如何操作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此做的是一个极为简化的处理。 诊断评估过程 对于受过有关AAI系统训练的治疗师来说,并不需要对客人另做一个半小时的规范AAI。他可以将烂熟于心的AAI问题在适当时候提出,而后根据客人的回答依照自己的经验对客人的大致类型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并非在开始的一、二节心理治疗中就可以彻底完成。根据不断涌现的新材料,它将被纠正。对客人认识的逐渐加深过程,也是CRITTIDEN 的12类划分评估过程逐步完成之过程。 由于本治疗法根本上是“凝神观心”之体验式风格的,注意当下,“和弦共情”于客人之当下情感状态将是治疗师始终维持的总基调。而AAI则是治疗师在脑后悄悄进行的智力操作过程,当然它将潜在地影响治疗的流向。 一.对于“执迷型”人格 “执迷型”人格处理心理信息之模式重情绪轻认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领悟到自己的情感,而是他们经常被情感裹挟着而不自知;他们的内在经纬似乎缺少稳定的结构,足以盛载和引领情感的流动,因而时常给人一种情感洪水泛滥的感觉。 归根结底这反映的是他自小形成的依附模式。两极化的情感----愤怒(表现为攻击)和无助被发展出来以获得与照顾者的亲近,而反思的认知没有发展出来调节情绪。成人时,这两种情感和行为也统治着他们的亲密关系。因此,在他周围,他创造了一个不牢靠的依附关系环境,这使他内心对世界的不安全感有增无减。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首先需要治疗师深入洞察在其恼人的(如果你被卷入反移情的话)攻击,无助,不安背后深藏着的是人类共同的对生命被滋润被关爱被扶持的渴望(Attachment need),和弦共情地将这种对复杂情感的理解、肯定,探寻,向客人不断的表达出来;再加上治疗师本身这一种宁静、慈祥、睿智、坚定的存在,便构成了所谓的Containing(包容)(Bion, 1962)。包容始终必须同时包含这两个因子:对客人情感的理解和将这种理解反映回去(Mirroring);表达一种可以包容这种情感,不会被其淹没,并能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希望和信念。对于“执迷型”的客人,Containing中之后一个因素应予以强调,因为“执迷型”客人常表现出一种情感泛滥的无序状态(当然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第一个因素可以不要)。 应用依附理论,治疗师应非常注意自己的依附模式和客人之依附模式间的微妙互动关系。如果治疗师自身是略偏于“执迷型”的,要小心的是在不断反馈(Mirroring)对客人情绪的理解和肯定时,会不会忽略了传达一种能对付这类情感的坚定信心和处理它的能力?很多时候,这种信心的传递不需一字,在客人混乱咆哮的情感面前,能否保持温和安详的表情而不是跃入抢救者的角色,这对略偏于“执迷型”的治疗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治疗师自身是略偏于排斥型的,需要小心的是在开始进行的长篇大论道德说教,价值观训导之背后隐藏的是自己对负面情绪的厌恶和害怕。这一类的反移情反应在客人那里将象是重演童年情景,强化其对理性的不信赖。 对“执迷型”,凝神观心的基本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促进一个略带距离的内省主体的涌现。基本技术中的“疏理问题”步骤(步骤2)特别好用于让话如排炮气喘吁吁的客人安静下来。“水平时序面内观”极有利于执迷型摆脱一个点中的情绪泛滥而获得全面的视角,内观后治疗师和客人的讨论将起到整合各视角的作用,因而极为重要。相形之下,“垂直深度面内观”技术的应用需相当谨慎,因为对执迷型来说关键不在强化情绪;对执迷型应用“垂直深度面内观”技术多为了穿过次级情感(secondary emotion)发见元级情感(primary emotion)(Greenberg, 1997). “空观”和“意象定观”技术可适时作为一个家庭作业布置给客人,以培养其内省主体的定力。 另外一个要点是,鉴于执迷型心理信息处理模式中重情绪轻认知的倾向,在治疗师于治疗前段和弦共情足够成功互相信赖的治疗关系已建立起来的条件下,认知的问题应经常被用作治疗师的干预手段,比如:“你怎么看那时你的情感?” “你认为为什么----” “你从这些事中学到了些什么呢?” “你认为他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他知道你是这样感受吗?” 二.对于“排斥型”人格“排斥型”人格处理心理信息的模式重“认知”轻“情绪”。他们不断在一些教条化概念化的封闭的陈述中周而复始,他们给人无法接触到自己内在情感,只生活在他们的大脑里的感觉。 归根结底,这反映的是他们小时候在与其父母亲的互动中以及后来经历习得的依附模式。他们之真实情感隐而不现,而以极端的自我依靠或强迫性的对他人之照顾来回避引发被亲密人物拒绝的伤痛情感。因此他们创造了一种孤独的缺乏深切依恋关系的不安全环境。 对排斥型的治疗根本在于逐渐解构其过于呆板、僵硬、貌似理智实则肤浅的内在建构。但绝非采用逻辑对质的方法,而是应该运用“凝神观心“的一系列体验技术不断地引领他们回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中去,回到朦胧的意向、模糊的感官、游离的情绪中去。“垂直深度面内观”技术极适合于排斥型客人,通过形象绘画,情感得以实体化;通过色彩运动,情感得以宣泄,这令排斥型人学习抽象语言之外的内心表达介质。在应用“水平时序面内观”技术时,应在问题“你感到了些什么”上多做逗留。 解构排斥型人格的内在建构并非要对其心理信息处理模式中占优越地位的认知进行压抑。解构必须同建构同时进行。这意味着引领客人进入情绪一段时间后,要返回到认知上来。这在治疗之早期尤为重要,因为认知的结构对排斥型人来说是其内心安全感的依托。排斥型人最怕的就是失去控制,因而给予他们对治疗过程的控制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本身略偏于排斥型的治疗师来说,因反移情而陷入“谁是控制者的竞赛”是危险的。而对于本身略偏于执迷型的治疗师,也需在认知方面与其客人相匹配,不要将一切认知的讨论都看做客人的防御机制。我们并非要让客人放弃认知,而是要让他们的认知因整合入情感的体验而变得深刻、准确、复杂起来。 在解构与建构,进入情绪与返回认知之间循环的节奏对排斥型之治疗是很重要的。这同样反映Containing中两个因子必须获得平衡。与执迷型不同的是,单纯靠对治疗中的反映(Mirroring)来表达对排斥型客人情感的理解往往是缺乏效率的,“垂直深度面内观”及许多扩张情感的格式塔技术提供了打破坚壳的手段。 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一个整合的现代心理治疗模型。在此模型中,植根于认知心理学心理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依附理论被作为核心,用以指导诊断,治疗目标走向,和治疗关系的处理。奠基于一个心理信息微处理理论的“凝神观心”方法,和“和弦共情”一起构成治疗方法,旨在促使客人心理信息处理模式的改变。 选择依附理论是因为它代表了现代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隐含于许多其他治疗`门派的一些发展的共同脉络。还因为它与实证研究的不可分割的渊源,使本心理治疗模型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以不断随研究之进展而更新的体系。 研究工具“成人依附面试”被改造成为本治疗模式中的诊断和预测工具,解答了做什么的问题;而“凝神观心”则提供了怎么做的具体手段。“CONTAINING”之两因素的微妙平衡勾勒出共情的更细腻的画面。 本模型归根结底做的是西方现代心理治疗门派的整合,其意义在于整合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治疗中一些最新发展成果,将迷失在不同流派中的各执一词令人眼花缭乱的陈述中的一些共同的精华组合起来归我所用。本模型应用于华人文化区中的隐含意义是本文未加展开讨论的。笔者希望在一些疗效研究数据出来后另文阐述。在此结束语处,只想强调一下本文绪论中提出的思路 :即精神分析中国文化。纵观被整合进本模型的流派:Self Psychology, Focusing,Emotionally-focus Therapy, Client-center,Narrative Therapy, 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共通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由依附理论作代表被整合入此模型的),即对体验和治疗关系的高度重视。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以贯之的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个体内在空间和自我实现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对某种旧传统的反弹,即不再单独强调独立而忽略人际依靠,不再视个体为独立于环境背景之外的孤零零的原子,而是在研究人际亲密关系和自我内在空间的辩证关系中考察自我实现。作为一个华人心理学家,这给我一种接近了华文化的怪异之感。这令我问这样一个问题:文化之进化是否意味着对那些跨文化的普遍人类命题的更成熟的解答?而这种更成熟的解答是否可能有一种更靠近了其他文化,整合了其他文化之精华的外观?于是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问:我们的文化演变在今天这个阶段显现的是一个怎样的面貌?这面貌之下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对那些普遍人类命运的解答?来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能帮助我们一些什么吗? 2002年9月21日于福州。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D.S. & Witting, B.A. (1969), Attachment and the exploratory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In: Determinants of infant behavior, Vol.4,ed.B.M. Foss. London: Methuen,pp.113-136Ainsworth, M.D.S. &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Psychol.,46:331-341.Bell, S.M. & Ainsworth, M.D.S. (1972), Infant crying and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Child Devel., 41:291-311Bion, W.R. (1962),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Seven Servants. New York: Aronson,1977.Bowlby, J. (1959), Separation anxiety. Internat. J. Psycho-Anal., 41:1-25.Bowlby, J。(1973),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New York: Basic Books. Bretherton, I. & Waters, E. (1985),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erial No.209, Vol.50, Nos.1& 2.Crittenden, P.M. (1997), Truth, error,omission,distortion, and decep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to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ed, Dollinger, S.M.C. and Dilalla, L.F. pp.35-76 Crittenden, P.M. (2000), Attachemnt and psychopathology. In: Attachment Theory: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ed, Goldberg,S., Muir, R. & Kerr, J. London: the Analytic Press. pp. 367-406.Crittenden, P.M., & Claussen, A.H. (2001), The Organization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Maturation, Culture and Contex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agle, M. (1995),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f attachment research and theory. In: Attachment theory: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ed, Goldberg,S., Muir, R. & Kerr, J. London: the Analytic Press. pp. 123-150.Fonagy, P., Steele, M. & Steele, H. (1991), Maternal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during pregnancy predict the organization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t one year of age. Child Devel., 62:880-893. Gendling,E.T. (1964),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change. In: Personality Change, ed, Worchel,P. & Byrne, 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endling, E.T. (1978), Focusing. New York: A Bantam Book.Greenberg, L. S., Rice, L. N. & Elliott, R. (1993). Facilitating Emotional Change: the Moment-by-Moment Proces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Greenberg, L.S. & Paivio, S.C. (1997), Working with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Hendrick, M.N. (in press), Research basis of focusing-oriented/experiential psychology, in: Research Bases of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ed, Cain, D. & Seeman, 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in,M. & Goldwyn, R. (1998), Adult attachment scoring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version 6.3).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Meares R. (1995), Metaphor of Play: Disruption and Restoration of Borderline Experien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Symington, N. (1994), Emotion and Spirit: Questioning the Claims of 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Young, J.E. (1990), Cognitive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 A Schema-Focused Approach. Florida: Professional Resourse Pre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