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咨询解答 | 联系我们 | 美丽心灵首页
热点公告: 1.三八妇女节,您的专属心理福利,请查收!2.早春二月,生机盎然——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二月回顾3.中心动态 | 寒假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4.心理讲座 |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术研讨
咨询技术
心理流派
心理名家
心理学院
哀伤咨询的一般原则
文章点击数:5302  2013-06-18 15:26:38

 前言: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心理同仁处理厦门6.7BRT公交纵火案件,遇难家属的哀伤辅导,以及增强日常心理临床工作中丧亲案例的辅导理论与方法,我将这些年在哀伤辅导案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整理成文字与各位同仁分享,期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唯有能爱的人,才能承受悲伤之痛也唯有去爱才能治愈悲伤。  

                                            ——戴仕梅

  哀伤是一段个人成长与医治的历程,压抑与逃避无助于它的消失,放下本能的防卫,让自己经历过程中的种种甘苦反而有助于人们将哀伤的力量升华。每个人步出哀伤状态所需的时间不同,哀伤的表达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咨询师的介入须以当事人独特的需要为中心。除此之外,下列一些经临床经验过滤与融合的原则,也是哀伤咨询工作者可以作为参考的:

  1.帮助生者体认失落。鼓励生者谈论逝者、与生者一同看生活照、拜访墓地、逝者临终时所住的医院病房或存有遗物的地方,皆有助于增加生者对亲人亡故的现实感。

  2.帮助生者界定及表达情感。向家人表达愤怒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不容易的事。这可能与中国文化宣扬“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和万事兴”等代代相传的核心伦理观念有关。加上生者往往不愿丑化逝者,咨询师要帮助生者表达愤怒时,可能需采用一些较间接和中性一点的字眼,例如:“想到已死的丈夫时,他有些什么地方是你不愿去回想的呢?”相反,若生者对逝者只有负面情绪,咨询师则可协助生者发掘对逝者的正面情感。至于生者对死者的罪疚感,咨询师在有效地表达同感了解之余,或须帮助生者进行现实测试,让生者辨别和放弃一些非理性或无根据的自责。

  3.让生者无拘束地哭泣。咨询师急于递纸巾或趋前安慰有时是反映咨询师本身的不安。对不少人而言,此举亦可传递“不要哭”的信息。生者若敏感地意会出这些隐藏的意思,可能为了迎合咨询师的行动而终止宣泄。若生者哭得太久太激动,为免生者过分虚耗体力而出现不支的情况或引发生者潜在的生理疾病(如血压、心脏等问题),咨询师仍可按照其专业判断采取适当行动,以帮助生者平复过激情绪。

  4.加强生者独立生活的能力。问题解决的指导或角色扮演等往往可帮助生者提高开展新生活的能力与自信。一般而言,咨询师不会鼓励生者在失丧初期作任何重大的转变,如搬家、变卖财产、转换工作、再婚等。因悲伤的情绪会暂时削减一个人正常的判断能力,且这些转变往往带来多一重的压力与损失,结果可能反而延缓或复杂化了正常的哀伤进程。

  5.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由于丧失重要亲人初期所引起的混乱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体验,丧亲者每每担心到自己的感觉和表现是否失常。这种不寻常的经历和“快要发疯”的感觉若能被咨询师肯定为“自然”与“正常”的反应,将可让生者减少这方面不必要的忧虑。

  6.持续的支持。丧亲者在某些日子特别需要关怀与支持,例如,丧礼之后,节目、假期、结婚周年、生者或逝者的生日、忌日等。咨询师需敏感体察到生者是否有足够的支持去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特别是丧亲后第一年),并在预计有潜在需要与危机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支持与介入。

  7.允许个别差异,每个人哀伤的表现与步伐都是独特的,咨询师要避免为生者的哀伤预设太多标准或常模,“不领导、不随从、只陪伴”可以是哀伤咨询的主要步伐,迦密斯(Albert Camus)的一段话可能道出了不少哀悼者的心声:“不要走在我前头,因为我会跟不上;不要走在我后边,因为我不一定能领路;只要走在我身旁,作我的朋友。”

  8.评估转介的需要。咨询师需了解自己在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在遇上出现病态或复杂哀伤而自己不适宜继续处理时,便需寻求督导及作出适当的转介。

国内外有许多与“哀伤治疗”有关的自助书籍已尝试罗列出一些“须知式”的建议给丧亲或助人者,其中有一部分也相当适用于哀伤咨询上,现结合我自身哀伤辅导经验及参考相关书籍,我尝试以列表的方式介绍整理一个较适合我们中国本土化的版本咨询师同仁参考

     面对丧亲者时,咨询师应避免和可以做的事情

避免……

可以……

说:“要振作些”、“你会克服到的”、“节哀顺变”等,因生者会感到你无力承载或不愿进一步聆听他的伤痛。 

坦白地承认:“我也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

多聆听,少说话,通过眼神、点头等非语言的响应(特别是丧亲初期)。

说:“我很了解你的感受”。因生者会感到个人经验的独特性被否定,又会质疑咨询师的真诚。

说:“虽然我不能完全了解你的感受,但我似乎听到你觉得……(生者的感受),因为……(生者的经验、思想、行为)。”

说:“你应该感到安慰,因他已不用再受苦

了。”“你应该感到难过,因你俩曾如此的亲密。”咨询师须避免“道德化”生者的感受,亦无需让当事人知道咨询师假设性的想法。

多以开放式的语句询问生者对亲人逝世的感受或验证自己的假设,聆听并作出同感的回应。

以太多“长睡”、“过身”、“过世”、“回到天家”、“去了”、“不在”、“人间蒸发”等隐晦或浪漫化的词句代替“死”字。

不忌讳用“死”字谈及逝者的亡故,这样有助于刚丧亲者增加失落的真实感,并鼓励更多对死者的公开谈论。

在生者百感交集的时候与生者探讨逝者死亡的意义或提供理智化的解释。例如,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们两夫妇还年轻,日后总有机会再生育的。”有时候,生者的提问只在遮掩无法接受的情感。    

邀请生者停留在感受的层面,进行探索与分享,并表示理解逝者对生者那独一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为什么”一类的提问,咨询师可让生者知道有一天他或能为逝者的死寻出属于生者自己的答案,有时候“无答案”也是一个答案,甚至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因生者会感到被判断甚至产生罪疚感。

容许生者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进而宣泄自己的感受。

做太多个人经验的分享,或反客为主,令生者要反过来安慰、照顾咨询师的需要或情绪。

适度的自我表白有助于减轻生者的孤单感,真诚的情感流露亦有助于当事人感受到咨询师的同在与投入,但二者皆须敏感并克制地运用,才不致成为当事人的负担。

忽略生者在丧亲后的实际需要,如经济、孩童或老人的照顾、家务料理和后事的安排等。

为丧亲者做实质支持的转介或数据及信息提供。

完美主义,在哀伤咨询中要求自己所说所做的必对无疑,可使辅导员陷于瘫痪。经常的自我检讨亦有碍于面谈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专注。

容许自己在哀伤咨询的实践中有出错的时候,能保持自然,放松往往帮助完美观察、聆听得更多更准确,思考得更灵活、回应得更真更合宜。

   

 

厦门心理咨询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www.xmxlzx.com 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厦门市厦禾路863号九龙城1533室 本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李俊强律师 电话:13859911148
联系电话:0592-5801161 管理员:邹婉欣 e-mail:mlxl510@163.com
备案序号: 闽ICP备2022013739号
在线客服
×
培训咨询:
心理咨询:
EAP咨询:
综合客服:
0592-5801161